北外马院党总支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党建研学实践活动

作者: 时间:2025-07-19

为继续深入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系列研学活动,引导师生现场体验感受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实践,将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伟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2025715日至18日,北外马院党总支组织部分师生赴咸阳、西安、延安地区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党总支组织员王浩、学院教师亚伟、刘珊珊、李冉、杨光、学院博士后张泽凝、北京培黎职业学院教师郭岱光,研究生陶望、王昊、滕俊杰、史明慧、李子芳、周婉琪等同学参加研学活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715日,实践团一行14人抵达咸阳。实践团首先参观了咸阳博物馆。通过参观,深切体会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保障,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丰富的文物展品,有力地证明了我们国家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实践团一行赴西藏民族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开展座谈交流。

2020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党中央的一贯政策,必须长期坚持,认真总结经验,开创援藏工作新局面。”

西藏民族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副院长邓新星对实践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与发展历程。北外马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介绍了北外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立足外语优势卓有成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就。他指出,近年来,北外马院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北外老教授的回信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依托北京市重点建设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平台,不断推动具有北外特色的思政课程的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融入学校党委三有人才培养工作大局,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

双方参加座谈的教师分别就思政课教学、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专业研究生培养特色发展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实践团师生还参观了西藏文化传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西藏民族大学校史馆、西藏民族大学博物馆等。通过学习参观,实践团成员们不仅欣赏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是通过一件件触手可及的“铁证”,深化了“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认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领悟到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历史必然性、强大生命力,进一步体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创新理论的‘根’,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本次马院实践团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亲身感悟我国悠久的文明历史,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体悟“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716日,实践团师生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一件件珍贵文物展品,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转化为思政教育的具象载体,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师生们直观感受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华民族的探索精神与文明互鉴的胸怀,凸显了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包容特性,这一特性为理论创新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是“两个结合”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2015215日晚,习近平总书记曾登上西安城墙,殷切嘱托:“这是世界级的宝贝,要保护传承好。”

716日晚,实践团师生登上西安城墙,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激发了内心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2015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

717日上午,实践团来到黄帝陵,深刻感受厚重历史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敬仰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这里不仅是寻根祭祖的圣地,更凝聚着民族精神。毛泽东在民族危亡时刻撰写的祭文,彰显着中华民族团结御敌的决心,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勇前行。

这次文化寻根之旅,也是深化认知的思想淬炼之旅,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更深刻地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切身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认识到只有植根本国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坚定了文化自信。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校史荣光

探寻校史足迹,依托校史开展思政教育和学术研究,是北外马院党总支近年来开展党建研学实践活动的重要主题之一。717日,实践团师生来到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旧址,追寻北外红色基因,重温这段充满无限光荣与梦想的峥嵘岁月,积极探索校史教育资源与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结合。

19413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成立俄文队,后陆续更名为抗大三分校俄文大队、中央军委军事学院俄文队。19425月俄文队与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编译局)合并,成立中央军委俄文学校。今年1月,马院师生曾到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南海山村探访中央外事学校旧址。中央外事学校与其是前身与后继的接续关系。

北外马院师生沿着从延安走来的红色足迹,让行走的思政课在时空对话中升温,重温人民需要我们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的铿锵誓言,深切体悟北外因党而生、与党同行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坚定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把校史荣光化为担当的决心。

中央军委俄文学校旧址展览展出了延安时期学员们学习生活场景的珍贵照片,师生们驻足观看,无不为之动容。当年条件虽苦但信仰崇高、环境艰辛却理想远大,从延安窑洞到新时代的智慧教室,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始终镌刻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基因里。这一贯穿八十余载的红色脉络,既为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教师打造大思政课提供丰厚滋养,也为马院学子深研精悟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鲜明路标。

        

       



探寻红色印记,汲取奋进力量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新中国的摇篮。从1935年到1948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握时代大势、勇担历史使命,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02210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赵乐际、王沪宁、蔡奇、丁薛祥、李希,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延安革命旧址见证了我们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历程,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次来都温故而知新,受到深刻教育和启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北外马院研学实践团师生在延安开展了一系列党建研学、实践教学、集体备课等活动。

本次活动,正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阶段。717日,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实践团的思政课教师在党的建设专题展区开展备课研讨与实地教学交流活动,将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内容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学院党总支书记祝和军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纪念馆的珍贵史料阐明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并指出实践团来到延安主要是学习延安时期党的优良作风和延安精神,让这段红色基因与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交响共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实践团其他教师分别就自身授课方向,结合党的建设的不同专题,进行了现场说课。实践团学生走进抗战时期的专题展区开展沉浸式参观学习,并拍摄了抗战主题视频。

北外马院实践团师生共同观看大型红色主题演出红秀《延安 延安》。延安精神、红色记忆,革命先辈以滚烫青春熔铸理想丰碑的故事,令在场每一位师生心潮翻涌、泪光闪动。

7月18日,实践团师生还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这里承载着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记忆。延安精神在师生们心中变得更加鲜活、立体,以最直观的方式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答案。

   北外马院师生实地共读延安这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感受具象化的延安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化了对党史的认知,更将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理想信念的养分,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撰稿:陶望、王昊、滕俊杰、史明慧、李子芳、周婉琪

邮箱:bwmy@bfsu.edu.cn  电话:010-88816864  邮政编码:100089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www办公室

手机版